爱国励志读书的演讲稿

所属类目:励志演讲 - 发布时间:2018-01-28

今天说的全民阅读要说一个前提,我们谈的不是书斋里面的研究,研究是一个严肃的专业的领域,用许嘉璐先生的话说它是文化价值的传承,是我们文化的根基。我们今天面对的是大众,我的题目读书有什么用是针对大众的话题,我觉得读书就是一种对生活的关心。这种学问为己,用荀子的话说小人之学就是为人之学,就是以为禽犊,就是可以拿出来送礼的东西,是入乎耳,出乎口。就是根本没经过身心,直接出去了。他说君子之学是什么?是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遍布身体之内,是可以让一个人从举手投足中流露出来的。

读书有什么用,我说这是一种读书的境界,当一个死刑犯人还在读书,这个书的用处肯定不是求职,可能就是带一份安定告别生命。所以我说读书可以使安定的生活锦上添花,可以是惶惑时候的雪中送炭,可以让我们在遭遇困顿的时候有一份坚定勇敢,读书并不是有《百科全书》在那里,我们一查就豁然开朗了。我在讲了庄子心得之后,有人问我,“我离婚了,日子困难,我要看什么。”“我要高考了,我应该看哪段话。”这个问题孔子和庄子都回答不了,他们那个时代不知道现在的生活。

其实读书首先是让我们超脱。有句话说得好,山坡上开满鲜花,但是在牛羊的眼中只是饲料。那么我们是否在用饲料的眼光去筛选世界上的价值。 饲料是什么,有价值,可以吃。鲜花是审美,是没有用的。我们现在看的是有用的东西捕捉,没有用的东西就扔了。我说阅读的习惯应该是我们从和孩子相处就想想什么是读书,读书不见得是死记,拿出来炫耀,我看有些朋友给孩子在客人面前表演背π,可以背到3.14后面的什么数字,这个除了可以给父母争光没有其他的用。

我们的孩子要学什么,我觉得读书首先是要有兴趣,就是说别在一开始让他对读书的习惯有反感,今天我们之所以说读书变成了一种奢侈,是读书的形式遭人反感,让人觉得从小就死记硬背,到了上学为了答卷子还要死记硬背,到了上班之后为了评级评职称还要死记硬背,这个书除了觉得是一个人生负担之外找不到一点乐趣。

其实凡事有乐趣的时候我们才喜欢,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有快乐呢?我觉得我们的价值体系能不能少一点用脑子的生活,多一点用心的情感,其实脑子和心不能从医学上讲,我们传统的说法是脑子的生活是特别理性的,是一种现实主义,而心灵生活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范畴,是凭一种情感的取舍,对历史有眷恋,对未来有憧憬,对自己的生命有崇高的尊敬,对山川万物有一种热爱,其实这个是一种新的生活。

我们的生活其实被现代的秩序分离得支离破碎,要求每一个阶段读书,我经常看到学生的日程表,早上5:30到6:30读书,然后6:30洗漱然后去上课,到7:30到8点再读书,8点后再上课,我看了非常痛苦,读书变成了一种苦役,读书是可以随时随地,甚至可以风卷残云地囫囵吞枣,也可以掩卷长思,也可以拿起书跟对方争论,也可以是热日下跑跑跳跳地大声吟诵,这都是读书,我们今天读书的方式少了,就享受不了乐趣。

读书我觉得首先我们要放下心灵的很多负担,化解成见。就如《论语》以前很多人说《论语》枯燥,难读,我在天津遇到一个13、14岁的小姑娘,她说我听了你讲之后,才知道孔子说的原来不是废话。这半年我听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种对我的鼓励和支持,这个孩子的话我把它当成非常高的荣誉和奖励。如果一个10多岁的孩子知道孔子说的不是废话我觉得很好。我觉得我做的事就有价值,他对我的肯定就像今天我的老师对我的肯定是一样的。

其实读书要说费劲吗,我们真的要从学而开始一章一章把20章讲得很详细吗?对老百姓来讲,《论语》也罢、庄子也罢,它可能是我们血液中蛰伏的一种文化,就是需要一种外在的方式把你唤醒,唤醒之后你知道他原来一直活着,这不是一种外在的灌输。比如儒家的所有核心的东西不就是仁吗?有专着对2万多字的论语做过统计,说仁一共被提到109次,整个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一个仁字。我们现在检索以仁为核心的思想论述有多少,确实浩瀚,我相信“谷歌”“百度”里面都查不到准确数字,两千多年过去了,但是最早关于“仁”的解读是什么,最开始是学生问老师,什么是仁,老师回答就是两个字:爱人,就是真正发自内心及其善良地对他人好,这就是仁。学生说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兼济天下,这就是仁了吧,老师说这个标准太高了,仁何必非得是圣贤呢,你说的那个境界连尧舜都做不到。仁的标准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我们每个人自己在世界上都想树立起来,用这样的新帮助别人立起来,自己都想发达,用这样的心帮别人也发达了,在最近的地方去帮助别人,这就是仁义的方法。就这么简单。

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

我觉得读书说白了,就是让我们自己心理有了一个任何的外力挫折都颠覆不了的信心,这就是我对读书的想法。

读书在我们生活安定时是锦上添花,在生活挫折时是雪中送炭。我把自己读书的过程称为老牛吃草。有时间、年轻的时候把自己懂的、不懂的全部吞进去,当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一些坎坷和境遇,真正想到用的时候调出来,就像反刍。说起来,我读书,读的数量不是最多、读的品质也不是最精的,我读书只有一个秘密就是我有反刍的功夫,也就是说到时候可以调出来,在这样的境遇下咀嚼之后,这一部分的营养可以化进我的生命。所以对我来讲读书就是一种生活方式。( 励志天下 www.lizhi123.net )

一个人的阅读要读到一个什么境界,中国古人说起来读书,按照孔子的说法是老师要求学生要“汝为君子为,不为小人学。”今天读书为什么变得枯燥了,是因为我们读书要回答一个问题,读书有什么用?我们读书其实走向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认为读书太没有用,另一个极端是读书太有用,认为太有用有时也是挺害怕的,比如认为读书就可以考级、读书就能拿毕业证、读书就可以评职称、读书就能写文章。我们将来说读书太有用,过犹不及,和读书无用论一样都会让我们陷入功利。

读书人里面我比较喜欢陶渊明,我记得小时候大约4、5岁时读书时,陶渊明就是我读书的反面教材,家长经常说好读书不求甚解不好,小孩子读书要仔细认真不能马虎。我从上小学开始就是一个特别马虎的学生,老师的评分是老不改马虎的习惯。长大之后我们逐渐理解了陶渊明的读书境界,是我们有些断章取义了,他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其实还有后半段,叫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读书的境界是什么,是读到两个字叫“会意”,就是先有所会,懂的不是字面的意思,不是考据一个典故,而是一种悠然心会,那种融通的真情很快乐,他可以读到忘记了吃饭,这种心情我们能体会吗?他还说读书之后常自娱自乐写文章,读到最后是为了让自己快乐,所以什么叫君子学、什么叫小人学。其实这也应和了古人的另外一句话,叫做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2500年前说的为己之学就是说学了是自己的安生之本。为人之学则是说这个东西是拿来送礼的。

读书相关人的幸福

孔子说仁远乎?仁离我远吗?我欲仁则仁至,真正想做就能做到。我们不说孔子那时候做过多少关于仁的行为,后来又有多少圣贤之士又都这么做。我们不说孔子,我们说最近一个事情央视《感动中国》2015年刚揭晓的一个人物林秀珍,是河北衡水一个60多的农村阿姨,其实在所有人物报道的事迹里我们筛选委员会常会看到有几十年除爆的专家,或者是缉毒的刑警,都是惊天动地的事情,在这些人物中林秀珍的事迹显得很不起眼。她就是一开始嫁到村子就义务赡养村中的孤寡老人,见到一个养一个,见到两家养两家。她吃什么别人都吃什么,她可以保证赡养的30年到送终她的孩子出生之后觉得这些爷爷奶奶都是自己家的人,也帮着去做。这个人一生的事情就是这样,在她的推荐词中评价说:如果是富人做这样的事就是慈善,穷人做这个事情她就是圣贤。”圣贤远吗?也许这个阿姨没有读过《论语》,如果没有感动中国他也许不会走出村庄,如果用这个心态读论语你觉得是废话吗?

论语讲君子有三大德,叫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智”就是“知”“知人”就是了解别人,我们今天借助高科技了解高等数学、生物科技等都不是难事,唯独了解人心在今天不比过去容易,反而更加艰难。人认识自己比过去更艰难,因为选择太多。人怎样能不惑就是智者不惑,就是真正知己和知人。了解别人就是真正用自己的善良和悲闵走近别人心上的痕迹,走进每个人的艰辛,体会他的不容易,我们就换位思考。

我一直想,古圣先贤究竟告诉我们什么?我建议我们的读书换一个思路,看到我们的迷惑知道我们生命需要什么,然后看书看到豁然开朗,那个阅读的境界就是太快乐了。最后可以带来一种状态,让我们在充满各种选择的时代自己的心有一点定力,有定力之后我们的选择就多点依据,我觉得中国字有意识,迷惑的“惑”就是看你怎么选择,外面的世界很大,心很小,就看你怎么选择。

在我看来,惑与不惑是外在与心理的制衡,加大心灵的唯一途径是开卷有益。阅读不仅是一种生活的元素,也会改变我们一种态度,让我们从急功近利中摆脱出来,让孩子明白读书不仅仅是为升学,读书还相关一个人的生命愿望、理想、人格,获得幸福的能力和开朗的生命智力。

我现在还记得,我看到一个小故事,美国有一个小男孩,周末他妈妈给他换了崭新的衣服,妈妈在厨房做精美的晚餐,外面下大雨,孩子就跑出去玩,他在外面跳,还和妈妈喊,说妈妈我要跳到月球上。中国的妈妈看到之后你就别想吃饭。这个孩子成为1969年人类第一个登月球的孩子,这个人给自己写了一句话:对我个人是一小步,对人类讲是一大步。

我们的孩子小时候不是没有淘气过,他们挨打之后就不想跳上月球,如果孩子在窗外看一下午的月球就说你怎么不弹琴,孩子在外面玩耍有一身的泥土就说你为什么不看计算机。所以这个就让我们认为读书无趣,人如果生活有趣多少,人为什么都喜欢崔永元呢?他站在这里大家都笑,是他有情趣。

说起来读书有什么用,我觉得有用和无用我们都不要以一种纯功利之心去看到极至,把读书当成生活中的一种储备,反刍的时候有东西可拿。庄子说我们的心是一个死库,心用来是保光。你可以问光芒有什么用。老子有四个字是我最喜欢的“光而不耀”人的人格有一种充盈饱满的光芒,但不要刺激人的眼睛,其是那种永不枯竭不断发电的光芒谁不需要?光有什么用,是因为我们的生命中所要遭遇的黑暗很多,不能只希望世界也有人给我们点灯,如果一切都依赖外在,外在都会被剥夺,只有自己生命的光芒会永远照耀。其实读书就是我们在储藏能量,一个人的阅读是生活的方式,社会的阅读是生产的方式,这个社会什么是文化,我觉得文化这个词被使用一个名词是一个误区,因为它被人高高尊敬,不能走进去。任何一个社会我们都活在文化生态,现在正在生存的生活方式就是我们的文化,每一个人都在文而化之的过程。经典是可以怦然动心的。

西方的思想、哲学、文学各种各样包括休闲、烹饪等一切的书不都是文而化之吗?它让我们内在有一种从容镇定,外在有一种欣欣向荣,我说读书有什么用,读的就是我们生命困顿的时候面无惧色,而在生命从容的时候带有欢心,一个人能更多笑容更多阳光,一辈子有更大的快乐,我觉得这就是读书最大的用途。

全站搜索
搜索

网站类目

推荐

热点


我努力励志网 Copyright @ 2017-2022